你必須如水般的流動,
學習「放下」,才能隨著情況流動。
你是否能擁有好的生活,完全看你自己。
完全由你的態度決定。
-- MCKS 【Experiencing Being】
什麼是「如水般的流動?」人要有適應性,能快速地接受變化,能快速地看清楚事實。用佛教的語言是「能放下」,放下甚麼呢?放下自己的假設,放下自己的期望,放下自己的限制條件。用西方的語言來說,就是要「在盒子外的思考(thinking beyond the box)」或「在鞋外的思考(Thinking outside the shoe)」意思是說要打破原有的模式或限制來思考,也可以說是要有創造性的思考或有前瞻性的思考。
『你只能成為你所冥想的對象。』
--【MCKS語錄】
如果一個人思維一直停留在某個固定的範疇,他應付變化的能力就可能會遭遇挑戰。另一個角度看,他只能成為他限定範疇裡的樣子。但必須了解,變化或無常是宇宙的定律,那唯一不會變的規則。
一個人是要「隨波逐流」,還是要「以不變應萬變」?這問句又是這個語錄的另一個角度的問句。
我們不禁要問,這麼多的說法,那一個對?事實上沒有所謂的那一個對或比較對。這要看你對人生的觀點是甚麼?所以MCKS說:『你是否能擁有好的生活,完全看你自己。完全由你的態度決定。』如果你希望你的生活是安適的,你必須放下,隨波逐流,聽來很負面,好像甚麼都可以,是這樣的嗎?如果你掌控不了變化,你只能「以不變應萬變」,那你就必須面對非預期的衝擊,失望、背叛、傷害。這也沒有錯,指是內心要辛苦一點。人有很多種。
站在靈修的觀點,人的生活歷程,是靈魂能否進化的試金石。靈魂能學到多少,要看他自己如何決定過他的(靈魂角度的)人生。沒有對錯,是選擇的問題。有能力放下的,他對非預期的情況必須具備適應力,因為他必須發展動態的調整能力(dynamic intelligent)。一個人可以駕舟順水而下,沒有駕馭舟行方向的人,他可能會撞毀。但對一個能放下的人,他又有技術,他可以完全放開,既可以駕舟,也同時能在危險中平靜的經驗到到完全不同的層次。所以,重點在你有能力與否。
如果一個靈魂還沒準備好,以不變應萬變可能是他的選擇。雖然生活帶給他的,有很多的痛苦與煎熬,但是,他不至於發瘋,或甚至最後連自己的靈性也都毀了。如果他的靈性肌肉夠強壯,他就可以隨波逐流,因為他有靈性的力量可以守住他的心性,他可以進入所不能預期的,也就是說:『他能無懼地進入自己認為失控的旅程。』
『無常,本就是生命的放映機,矇住眼睛的人,便看不到劇情,他生命的入場卷是白買了。』
最重要的是,無論你採取那一種生活態度,請不要蒙住眼睛。如果,你現在採取「以不變應萬變」也不要蒙住雙眼而假裝事情沒發生。請正面看著你的痛苦,那不是別人造成的,是自己的「以不變應萬變」造成的。你要學習寬恕、容忍、放下、接納、犧牲。當你的靈性肌肉練得好些時,你就可以進入靈性的修行中,面對更大的測試 --「隨波奔流」,那是你現在可能不願意碰的測試,但它一定會來到你面前,它給你的將是巨大的獎賞。
過一個強烈且不平凡的人生,它讓生活更有趣...
不願讓自己暴露在無常的生命真實中,
對你將不會是一件好的事。
這就好像不想暴露在細菌的環境裡,
你就沒有任何抵抗力,你不會有任何的內在力量。
-- MCKS 【Experiencing Be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