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3日 星期二

食品健康的能量觀 -- 普洱茶

我的多年朋友小雄曾經是位職業商業廣告攝影師,退下後專營普洱茶批售。他的家族曾到雲南西雙版納投資過茶廠。因此,他常去雲南山裡,採茶、製茶,再拿回到台北銷售。他專攻老樹茶。他蠻堅持自己爬上數百年的老茶樹上親自摘茶葉,然後找可靠的師傅炒茶、壓茶餅。更有趣的是,他堅持包下單棵樹所有茶葉個別製成茶葉。他認為每棵老茶樹都有其特點,混不同的茶樹,喝起來就不知道純粹單棵樹的茶味。在能量場上來看,他完全正確。

發現普洱茶葉的能量秘密
最近,他剛從雲南回來,來電話邀約品茗,嚐嚐看他的新製的春茶。我並不懂普洱茶。去拜訪,喝到不少種的普洱茶,有新鮮製成的也有數十年的。在品味時,突然察覺不同的茶對身體的氣場會有不同的反應,我便開始測試他泡的每一壺茶和茶餅。結果,發現身體的反應和茶葉的能量品質有很直接的關係。這令人頗為驚訝。在這裡分享這個特殊的經驗。

撥開普洱茶的雲霧
普洱茶的產地範圍很廣,多在還拔1000m以上的山區。已經有太多的人替普洱茶寫過各種層面的探討與介紹。這裡不以傳統的看法來討論普洱茶,但從現場試喝的幾種不同的茶區和茶葉品種,對它們能量上的特性做介紹。因為能量直接影響一個人的身心狀態。

由個人初步了解,普洱茶:
  1. 並非其產地海拔越高越好,而是依據地形,在某個區域的某些茶種比較好是對的
  2. 也沒有所謂那一區的的茶葉是最好的,但是某區的茶有獨特的功效是對的
  3. 某一區的茶葉在某一年採收的茶葉特別好是正確的,也很難重複發生
  4. 沒有所謂的正宗普洱茶的產地或口味,只是特點不同而已
  5. 好茶葉是以樹為單位,不是某個茶園的所有茶樹都一樣
  6. 其他細微的關係,如與採茶的人和製茶的人有關係,與運輸、儲藏的方式、環境、氣候有關係
  7. 喝茶時與泡茶的人很有關係,與泡茶用的器具和水質有點關係
  8. 95%以上的雲南普洱茶是屬於大面積耕作、使用農藥與肥料生長的茶場。只有少於5%的茶是來自於老樹野生的茶葉,它沒有農藥或人為的改變。個人測試過一些市面上買來的普洱茶,能量上有的的確非常的污穢,大約都需要先泡4~5次倒掉後,才適合飲用,通常這個髒的能量多來自農藥。確實需要小心。
  9. 普洱茶剛製作的生茶,有其多層次的香味,在充分發酵後,這些新鮮的味覺便會消失,所以,普洱茶不一定是年代越久越好喝,應該說每個年份的品嚐味道不同,是個人的經驗。經驗是一種個人喜好問題,沒有好壞。
  10. 好的普洱茶(老樹茶葉)對胃部不會造成刺激,無論是生茶或是發酵過的。甚至有些(不是所有的)普洱茶可以療癒腸胃病。
考慮到西雙版納的環境和氣場
因為沒有去過產地,無法探測該地區不同產地的氣場狀態,這裡無法給予地形上細部的資訊。但是根據所測的茶葉,可以間接了解到整個產區的氣場應該很特別。例如, 聽說位在1500m的倚邦山產茶區,終年雲氣繚繞,所產的茶葉很有名。這裡測了兩種倚邦茶,結果的確很特別。

所謂地靈人傑,這是兩個互相對照的鏡子,是互相影響也是互為結果的因素。要能產出好的茶葉,當地的環境與人文必然有相對的快樂與祥和的景況。這反應在當地社會與當地的生長環境。有好能量的地方、吸引好的能量流動。這法則適用任何地方。同時,隨時間,也會因人文的變化影響當地的生長環境。這永遠不是固定的。所以一般以為,好茶只會產在某些地區,這個論點不是永遠正確的。

具有強大療癒能力的老樹茶
這裡介紹幾個試喝過的普洱茶(茶廠)如照片內的實品。因為普洱茶太多種,發酵與否,發酵的方法和儲倉又很多種,因此,這裡的初步能量測試,只適用於照片上所試的普洱茶葉。其它的普洱茶,就不知道了。
  1. 產自倚邦山的老虎印 倚邦王子』 普洱茶葉(照片中間)。才飲一杯,就感覺灌頂的聖性能量進入頭部,立即啟動一個人的冠輪(頂輪),心輪,低層的情緒瞬間被清除出身體之外,讓人感到清爽、放鬆。只因這茶葉有很強綠色、橙色、紫色能量。另外,它還有一特殊的能量界質,能幫助身體重建。根據小雄資訊,這茶只有2010年份才有此種特殊的味道。因為沒有其他年份可以比較,只能暫時認為這個年份這個茶廠的茶有此特別的性質。對於想靜坐或排毒的人,這茶葉是上上之選。可惜,已經賣到只剩桌上這一餅茶磚,他要留著自己喝。這個普洱茶,帶有多層次的新鮮果香和森林的氣息,聞起來有淡淡的薄荷。難得。
  2. 接下來試了大雪山普洱茶(照片上方有紅帶),這個茶葉聽說很有名,也是當時某個年份的茶葉,現在很難買到。這個茶業非常特別,我喝了後,問對方有何感覺,他說,感到想起來做一些事情。確實如此,這個茶業有很亮的紅色能量。一喝下去,剛剛喝『倚邦王子』的飄飄然感覺,立刻被拉到現實。感到身體非常扎實的連在大地之上。因為下半身的氣場都被充滿,這茶對於有事業的人幫助很大,讓人感到充滿精力和衝勁。這不是一般的茶葉。是很少見。
  3. 另一餅如照片左邊的 天美堂 倚邦 貢茶 』。這個茶很特殊,它有少見的黃色能量。它對於發育中的小孩,可以幫助骨骼的生長和堅實。也可以幫助有骨質疏鬆的問題。如果與大雪山茶葉混合喝,它可以大大幫助肌肉、筋骨、細胞的正常生長。
貴重如黃金
由於好茶不多,懂得好茶的又不捨得賣,在加上,有些人以倉儲年數來論價格,所以普洱茶是越來越貴。經過能量上的測試,普洱茶不一定要發酵個二、三十年才是好茶。所喝的茶多是剛製作的茶葉,其功效不一定能在老茶裡保存下來。買新茶或生茶較便宜,是值得考慮的方向,不需要盲目跟時髦。要看到其真實的本質。

2012年6月12日 星期二

2012美國奧科斯納城的阿羅漢瑜珈隱修會

有兩位台灣台灣學員參加今年二月美國般尼克中心一年一度的阿羅漢瑜珈隱修會,全場有近一百五十多位來自全世界各地的阿羅漢修行者參加。

今年隱修會地點是美國南加州海濱的奧科斯納城,該渡假中心隱蔽,砂質純白細緻,是非常乾淨美麗的環境。希望明年有更多的台灣學員能一起參加這為期四天的活動,全程有中文翻譯。

這裡有幾張活動照片分享。





2012年5月21日 星期一

療癒師與自我療癒

在個人的療癒的經驗中,有不少前來的人本身是從事療癒的工作者,從一般的護士,醫生,諮詢師,按摩師,芳療師,能量療師,還有法師等等。人不因其職業身體的結構會有不同,只要是人都會有病痛,也需要接受療癒的服務。我個人也不例外。或許會問,既然是療癒師,怎麼無法自我療癒?多數的情況,療癒師是可以自我療癒,但也不是所有的情況都可以。就好像外科醫師感冒,還是要去看內科醫師,就算要開刀,也是要找別的醫師替自己開刀。

在能量療癒的範疇中,療癒師在某些情況是難以自我療癒,其情況有幾個:
  1. 能量療癒師有身心病痛時,身體較弱,自我療癒的力量也變得弱化。療癒效果不佳。
  2. 能量療癒師通常很忙,並沒有多少時間用來自我療癒,維持自己的健康,累積一段時間後,就可能會生病。所以最好請別的療師幫忙。
  3. 自身的病痛,常常因潛意識的作用,無法釋放負面的能量,而難以自我療癒。尤其是情緒方面的問題,除非自己的意志力很強,否則在第一個層面上,就很難自我去除這些情緒。其他的層面更需要特別的方法來幫助。
建議
  1. 為了維持自身的健康狀況,療癒師除了要遵守能量衛生的習慣之外(請參照專題文章),更要有合作的夥伴療師,可以互相照顧,替對方定時療癒。長期的合作,雙方很了解對方的狀況,療癒上省略很多猜想和了解的過程。對於預防惡化很有幫助。
  2. 所謂潛意識,有時是生活中的習慣或遭遇所造成,也有來自幼時的經驗,甚至來自所謂的業力影響。潛意識漫佈全身各處,有些很容易查覺,也有非常多是自己難以察覺的。所謂球員兼裁判,當然視而不見。雖然有很多方法可以運用,可以幫助自我療癒,例如,寬恕是重要的方法。但是,有時候還是需要合作的療師幫忙,第三者的觀察和解讀畢竟比較客觀,不易受到干擾,也比較容易進行療癒。所謂旁觀者清就是這個意思。
人生可長可短,可以是快樂也可以是苦痛,最好的是活得長又快樂,最不幸的是活的短又苦,甚麼都來不及改正。希望所有的療師們都能正視自己的健康,找到好的療癒夥伴,互相照顧身體。

2012年5月15日 星期二

關係,情感,愛

曾經在本部落格翻譯過美國般尼克療癒網站的文章"療癒情緒的捷徑--改善與伴侶間關係"。人際關係一直是療癒領域的重要課題。這裡進一步描述能量如何影響人際關係。

人與人間的關係是能量
影響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因素有兩者,一個是連線,一個是在連線上所傳遞的意念。這兩者都是能量的結構。般尼克初階基礎班的學員都曾探測並衡量過人與人間的連線和由意念所創造的能量體。這裡藉由人際關係來說明其影響,以及療癒的的角色。

在能量療癒的領域,感情,關係,是一種能量的呈現。原因很簡單:創造意念是人的天賦能力。這所謂的天賦能力,在表面來看是腦中起了一個想法,但在能量世界的觀察中,意念是一個能量包,有其力量與狀態。

意念是意識的產物,它需要透過轉化才能被腦部所解讀,腦子和意識的關係,如同銀幕與電腦的關係。由於人體的能量結構與作用,意念落實在腦部的過程,需要星光體(或通稱的情緒體)的轉譯,因此意念必然沾染情緒的成份。如果你靜下心來想,大多數的意念或多或少夾伴著自己的情緒批判,這批判是基於自己的生存、喜好、標準、自尊等等的疆域所形成。

所謂人際關係,是因人與人間有意念的傳遞,傳遞構築兩人間的連線。從比較"靈性"的面向來解讀,會有人際關係是基於我們有內在的神性或者說我們的靈是合一的。

由於意念會投向該意念的對象。接收到意念的人(這個對象)並不一理解有此投射。當腦中出現某些念頭和情緒時,你能否明白是自己所創造的?還是別人的投影呢?在般尼克療癒裡,常常強調蔡國瑞大師所警示的『識別能力』,如果沒有判別的習慣與精神,有時一個人真的是庸人自擾,為的別人所投射的情緒而發怒、沮喪、悲傷一整天,自己卻不知所以然。

人與人間的吸引力
相愛的兩人間,充滿了讚美、欣賞、美好、快樂的念頭,這兩人間的連線相對的高頻,充滿高層次的感受。由於人的肉身是大地的礦物所構成,所以,人的第一層的連繫或互相吸引,是來自低層次的能量。性是兩人間第一層連繫,這個聯繫有繁衍的目的,但它不保證在心的連繫上有相等的吸引程度。所以人常說,因誤會而結合,因了解而分開。這是健康且真實的現象。並沒做錯甚麼,指是某些部分並不契合。但如果兩人,可以在第一個層次連結的吸引力時段內發展『心的連繫』可能,那麼轉化到第二層次聯繫的可能就會加強。

甚麼條件或狀態可以發展第二層次的聯繫?

  • 第一型是兩人的心輪都大於太陽輪,那他們的成功機會大,因為兩人都願意犧牲自己,照顧他人。
  • 第二型恰好相反,兩人都很自我,心輪很弱,兩人在心的層面連結就很難,沒有人願意付出,怎會有收穫?兩人都只愛自己,一直是想證明自己比對方偉大或更傑出更優秀,是很難犧牲自己的。但是有人雖然自私,卻有自我大頭症,他希望藉付出來證明自我的優越性與存在,他會付出,但要求代價或回報,由於另一方也很自私,所以,回報的力道是弱了些。這是很常見的連結。
  • 第三型:如果兩人有一個心輪較大,另一個是太陽輪較大,這也是很有可能的連結,因為,心輪大的一方願意犧牲自己,太陽輪大的另一方就純粹的接受愛,不需付出太多,倒也相安無事。這一型的另一種結合方式也很常見,太陽輪較大的一方,為了證明自己的優越或者是強大,他不斷的付出,但他心中希望復出是有回報的,而另一方因心輪大,也可以付出,所以還算適配。通常心輪大的一方不會保護自己,會更強化了太陽輪大的伴侶額外的保護欲。弄得好,可以長遠,弄不好變成強勢的要求對方配合,這容易造成衝突而分手。

兩人間也會發展出第三層次的連繫,這是指靈性上的聯繫,這不是一朝一夕能達成的,通常有此連繫的一對,是經過累世的磨練進化而來,不是用找可以得來的。這屬於靈修的範圍,不在這裡詳述。

如何維繫與轉化?
沒有人是完美的,每個人都有自我的疆域、自我的執著、缺陷。所以,兩人在一起,不是單靠愛就可以解決一切。長時間的利益衝突或者觀念不一,再好的配對,終究會激發太陽輪的力量,讓已經啟動的心輪陷縮,使一個有愛心的人,逐漸變成很自我保護或以自己利益為考量的人。現代的生活,在職場上拼鬥,常常造成心輪的陷縮,太陽輪高漲。所以,配偶間常說:你變了! 通常就是覺得對方不再那麼關懷,願意犧牲。如何不被日常生活的干擾激發自己的太陽輪?任自己慢慢冷卻?不再熱情?

積極的覺知是必須的,能察覺自己的變化,並能積極的修正自己,照顧心輪與性輪是必須的。這兩者的健康是延長好的情感關係重要的關鍵。當自己察覺到有不好的情緒或念頭時,一定要將之洗掉,以免汙染兩人間的聯繫。多給自己機會去運用心輪的力量。另外,不要隨著媒體謾罵別人家庭事件或外遇的事非,這些負面訊號會污染兩人間的心與性的連結。對性要有正常的觀念,人是動物,動物必然有衝動,如果自我否定性的本質就會汙染性輪。但是,如何避免衝動?一方面觀念健康,另一方面要懂得轉化性能量,讓衝動消除。這都屬於般尼克能量療癒的範疇,有興趣者可以學習。

親子關係
說到人際關係,必須談到親子關係。雖然,一個新生命誕生在某一個家庭是有其命運的藍圖,但是人的靈性進化不應將自己綁在宿命論上,人有全然的自主權,能跳脫命運往好的面向發展的靈魂是躍升的靈。所以,父母對小孩的態度與念頭極為重要。就如前面對意念所做的說明,父母對小孩的期望,如果是正面的,這意念會幫助小孩進步,如果這期望是藉由負面的意念發出,小孩子就會朝與期望相反的方向前進。

最常看到的是父母期望小孩專心用功,但是,父母總認為小孩天生不夠專心,於是老在小孩耳邊說,『如果你不專心就讀不好書』,這顯化的語言是來自於腦中已經先有的『認定不專心』,所以這意念就隨著親子間的連線傳到小孩的身上。這個『認定』小孩不專心的訊號,就會一直在小孩的腦中放電提醒小孩子。但小孩子並不知道這是來自父母的念頭,他也開始感覺到『我不專心』這個念頭。於是他就很『自然』的變成不專心。記住了,我們的腦只是氣場內波動或訊號的顯示幕。

同樣的,小孩子常常認為父母不了解他,這個意念,很自然的就投影在父母的潛意識裡,逐漸的,父母也就認為自己不了解小孩,搞不懂他們在想甚麼?要甚麼?因此,除了要懂得如何洗淨這些投射的意念或情緒外,還要知道如何創造好的意念給對方,幫助對方朝好的方向走。最近我美國的好友面臨家庭的變故,這對父母心中最有出息的女兒出了狀況,結交一個看來帥氣陽光的男友,結果發現他是個職業的騙子,自稱是餐廳老闆,家世很好。調查發現,沒工作,曾經暴力毆打前女友,甚至用死亡威脅。結果女兒知道後,先是斷了關係,卻在短短一個月後,兩人又復合,如今要結婚。我和這家長期的交往,瞭解到,父母對女兒有過度的期望與擔心,讓女兒承受許多的負面意念投射。即使勸他們用好的意念為女兒祈禱,他們也是做不到,這已經是習慣的『父母心』。所以在宗教裡,常強調善念、善言、善行的重要性。如果不了解能量的遞送方法,這句話也只停留在道德的勸說上,無法理解這是來自洞悉宇宙定理所訂出的簡單方法論。

在靈性進化的路上,我們共勉。並祝福

願有情者,善用情,以智納情,以智授情。
願有愛者,善用愛,以智獻愛,以智惜愛。

2012年5月10日 星期四

音樂療癒的元素

能量的存在,是不證自明的,因為它發生在每分每秒的當下,提供所有生命的現象。感覺能量的差異,只在於導引能量的媒介是否通暢,還是阻力大。人就是最大的媒介之一。蔡國瑞大師的著作之一:『神的存在是不證自明的(The Existence of God is Self-Evident),即在說明這個普及一切,但卻被視而不見的真理。


以音樂為例

某些音樂是有療癒的能力,因為音樂本身有作曲者的能量連結能力與演奏者的連結能力。如果兩者的連結是強的,曲子本身的原始"感覺"或者說是光的"色彩"就會較為明顯的呈現出來。如果作曲者的演奏技巧也很好,它就會精細的重現作曲時的感動,這感動是來自作曲者誠執專注的冥想(無論他理解與否),他連結到能量界的訊息就能較為清晰的重現。這個訊息就是光色,光色決定基本的力量。

舉例,這首曲泛出某些特定的光色波動,恰好可以用來緩解情緒與肉體的病痛。並非每首聽來好聽的歌曲都有療癒的功能,有時光色是其他作用,反而不能達成所需要的目的。

重點是如何運用這首歌的療癒目的,如何獲得效果。試試看:坐好,緩緩呼吸,跟自己說,我全然的接受這波動的療癒,請療癒我的___________,誠心感謝。然後,閉上眼,敞開心,放下一切,感覺全身,意念在音符中,沒有期待,沒有解讀,只是溶化在其中。感覺全身發亮如耀眼的燈光。療癒來自於你自己的原本能力,它自然發生。



2012年4月24日 星期二

再談財富療癒

在一次的介紹講座中,提到每個人的財富是一種能量狀態的呈現,也是可以透過療癒來改善。

舉例:有個學員,在銷售的部門工作,業績壓力很大。他問為何去印度靈修後,生活起了變化,工作上,銷售業績持續下降,壓力很大,情緒也波動大。這在以前的文章有說明一些原因,不再贅述。重點是如何改變它?

從療癒觀點探測,與財富相關的氣輪不是堵著就是沒有力氣,他某部份的氣場是骯髒的,這影響他與人溝通(能量傳遞)的品質,所顯化的是感覺到客戶沒耐性聽他說明,也表現在他的心理狀態。人就像一盞燈泡,你發出甚麼光,別人就看到、感到甚麼。

解決之道:告知他每天早上上班前,必須用療癒的程序修正一下氣場的狀態,並在和客戶溝通的前後,都要做一些簡單的療癒程序。沒幾天,他回報似乎很有效,現在他各戶都比較有耐性,願意跟他談,即使原先有瓜葛的同事,這幾天也變得可以溝通。這不奇怪,這只是改變「不明」的因素而已。攏長的員工再教育課程不一定有用。事實上,每個人都知道怎麼表現,但是能量不對,怎麼表現也很難呈現效果。

這些是影響一個人的財富能量的主要因素
  1. 生存本能:是由身上的基輪所主宰。能量不足者,會有脫離現實感,不想動。
  2. 智慧:是由頭部的幾個重要氣輪所主宰。我們稱一個人「無知」,是因為他很「我慢」。當自滿時,無法再給他任何多餘的幫助了。所以稱為「固執」,手一直執著東西,當然無法再拿新的東西。也就是古字「蒙或矇」。眼被蒙住,類似不明,無法明瞭事情。在能量場上看,他在靈性世界的存在是黯淡的,他的光是弱的,因為他自我的限制(固執),關閉了光的來源,他獲得來自靈性世界的訊息或指導便會很少。而智慧與愛是一個銅板得兩個面,沒有愛的力量,任何的種子是不會長出好的收成,或應該有的收成。
  3. 業力:能獲的多少的財富,要看在能量場上,自己所積累的「福報或能量存款」有多少。這些「福報」因靈界的封印,無法被每個人輕易的看見,當然多數的人會用「理性或智性」來確定沒這回事,對於成功的人,就有傻人有傻福,或運氣好,有貴人幫忙,時機對了,矇到了等等理由來自我解釋。在能量場上,這是很清楚的呈現,不會因看不見就消失。
要獲得財富,這三個因素是獨立存在,必須都具足,才有可能。

善用財富能量
財富,是一個人在這個時空所能支使的力量(顯化的能量)。不執著,不代表要遺棄財富,而是能犧牲或放下部分所有權,來協助需要的人上進、獲得健康、快樂。更進一步,是瞭解到你種什麼,就可以收穫甚麼。蔑視財富,這記憶的種子將以收成"貧窮意識"為果。擁有財富,不能虧待自己,要善用讓自己快樂,也不因有財富而被腐化,遭受身心的折磨。這是來自鍛鍊的智慧。快樂不是向外尋找,快樂是靠修得的智慧來獲得,而智慧與施愛是一體的兩面,就如同光明與放下是一體的兩面。重點是,在當下能否覺知自己的狀態,可以做的到。

2012年4月23日 星期一

修行的陰陽面

瞭解能量的世界的結構和自己能量氣場的關係,可以幫助自己,探索原因,化解困難,讓生活更實際,更有控制力(去除無力感)。要獲得快樂或祥和寧靜的心,不是用「追求」的方式,而是用轉化的方式。你只需用謙誠和感謝的心打開門,便能「發現」它本來就在外等待你。是「無知」使我們不知有門,而四處追尋。

靈修與現實有如連接燈泡與電池間的兩條電線迴路,一條是陽,一條是陰,電源就如生命的能量永遠存在,只是等待你來用,燈泡就是你,燈泡的光亮程度只能反映這兩條電線電阻較高的那一條的結果。它的意思是說,偏執一邊的修行,終究有限度。因為,人是天地間的橋樑,漠視大地,或漠視上天,所得的能量或所能進步的程度,只能達到漠視那一端的極限而已。我們是大地之母的子民,也是上蒼的子民。不要忽視任何其一。

雖然靈修是自己的事,但是靈修不止於修自己,也要服務眾生(人類和其它的生靈)。這也是修行的另一個陰陽面,乃源於眾靈是合一的關係。「獨善其身」並不能脫離孤獨感,孤獨感最終拖累了靈性進步的力量,這反映在身上的氣輪狀態。祥和與快樂的泉源來自於無私的關懷,就如同自己曾獲得他人與靈性存在的幫忙往前行,也不要忘了付出與服務其他需要幫忙的人與靈性存在。也就是能放下自己,降低自我的阻力,讓自己有能力獲得最大的能量,在靈界與這個時空裡放射光明 -- 你的靈性之光。

「不虧欠他人」是好的行為準則。如果能進一步以善意,善行幫助他人,更能獲得自己的真實存在價值。這價值是昇華於「生存本能 」 之上。生命的豐富性是寬廣的,有無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