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5日 星期六

永恆的靈魂

『所授予的教導是永恆的。當你的身體死亡,你所能帶走的,是你的靈性發展部分。』 - GMCKS



「永恆」是超越我們在物質時空所能理解的狀態。

觀察周圍的人,或者自己成長過程所遭遇過的朋友、親人、同學、同事等等。我們不難發現,每個人都有他的天生本能與個性特質。有的人天生就是智性很高思維的速度與精確度不是我們所能想像,有些人天生的品格就是很高尚,不容易讓自己去做不善的事情;或者心無貪念,非常守本分,也很知足。另外也有人,分不清楚甚麼是別人的財產,只要他喜歡,都可以去拿來,他不會覺得有甚麼錯誤。這些天生的能力,或缺陷是如何來的。這在基因與胎教的淺顯理論下,很難立足。因為,同對父母的小孩也是良莠不齊。胎教短短十個月,為何無法用20年的教育所改變?

在宗教的理論中,我們知道有輪迴的說法。在歐美這近一百年來的學術研究,長期追蹤,是發現極為大量的事實證明,人是有再度投胎到另一個時間的現象。並且會承襲過去世的個性與品質和記憶。這些承襲自過去的力量,有好的也有壞的。這要看這個人在當世對這些過去的影響和紀錄是採取甚麼態度。他的態度是來自於他對自己的覺察力有多少。

內省與改善,一直視每個宗教裡勸人去做的方法。即使非宗教的理論也是如此。我們文化中孔子和老子的理論就用不同的文字述說同一個真理。這些重複的智慧之語。不一定能喚起人們的注意,去注意他們的共同論述是否有某種的意義,還是在亂世中偶發的一道細微的清流而已?

所以一個人的覺察能力,確實是自己是否能在靈性上較為清醒並有能力改變的主要因素。而靈性導師的教導,通常對我們是最直接的衝擊,因為他們是現世的活人或曾經活過的真實人。

蔡國瑞大師也重複這些教導,雖然他是用新的言語,但是,可以直接連結到過去的各種文化所強調的東西。而這些東西中,最值得我們花時間去思維的是「永恆」。永恆並不存在於我們肉身所處的宇宙裡。這物質時空宇宙是會有消逝轉化成其他介質的一天。而人之所以可貴,是因為他能穿越屏障,來到這時空世界並獲得一個身體。在有限的時空裡可以將某些會消逝的物質性東西轉化成自己(靈魂)的永恆能力或價值;這也是輪迴的目的和意義;這也是我們為何身在太陽系裡的地球上的原因,我們和神的關係就如同靈性的地球和靈性的太陽的關係一樣。同時來到、存在、歷練、成長。

願我們持續地受到靈性導師們的祝福,獲得大量聖性淨化的光,可以清醒些,執行我們轉化(超渡)這時空的有限,成為自己的永恆力量。

2015年11月14日 星期六

宇宙與頻率 -- 創造的語


『如果你想找到宇宙的奧秘,請以能量、頻率和波動的形式去思維。』 -- 尼可拉 泰斯拉

在我們所經驗的物質世界裡,物理學說明能量與物質永不消滅,只是轉換。也以愛因斯坦的能量公式來理解:能量等於質量乘以光速的平方值。

當我們面對所觀察的宇宙,卻發現這個定論,只適用於現有宇宙空間裡佔1%不到的物質存在上。

在能量的探測上,我們所謂的真空或太空,卻充滿無法用儀器測量的能量。這些沒有物質存在的空間,所充滿的能量,是純能量,沒有物質的因素,所以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公式也要修正才能適用。

今天的科學家,在瑞士的地底下蓋了一個巨大的粒子加速對撞機,希望能撞出這個測不到的空間裡面有甚麼東西。他們希望找到上帝的粒子。如果他們能往回溯,看看泰斯拉的建議,或許他們應該是去找上帝的聲音。

因為,在古希臘,在聖經典籍上,一再的說到這世界的創造,是上帝的音(Voice)或語(Word)所成。泰斯拉的建議是因為參考了古書?還是他的發現證明了古智慧的真理?

在療癒的領域,療癒師們每天都在使用各種的頻率能量來改變身體的能量層面(運作在看不見也摸不到的空間裡),藉以改善物質界身體的健康狀態。療癒師可以清楚的探測到這些能量空間的改變,和肉體隨後改變的緊密因果關係。在這個事實上,我們是無法不承認在另外的空間裡有能量的構成,它精密的規範並演示能量的結果在物質空間上。是有非物質的能量以頻率來定義,以波動呈現。

在能量療癒師的體驗裡,泰斯拉的說法是完全正確的事實。只是我們的科技還有鴻溝需要跨越,去完成最後的一小段連結,以便理解宇宙的奧秘。

神與頻率的關係

這裡可以進一步參考聖經的內容。看看聖經上所說的和泰斯拉所說的頻率或波動是否有些關類似的關聯。

我們從這聖經這句話開始來看神與頻率的關係:

『In the beginning was the Word, and the Word was with God, and the Word was God.』  --【John 1:1 King James Bible】

在中文聖經各版本裡,因翻譯者的認知,通常被翻譯成:

『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 -- 【約翰福音 1:1 】

可能與原文意思有些距離。重新再看KJ聖經版原文,以泰斯拉的觀點,這句話應該是:

『太初有語,而那語曾與神同在,且那語曾是神。』

而語是話語,是說出的聲音。也就是波動的力量。而我們忽略了一件事:是甚麼力量產生話語?

再看聖經啟示錄:

『And he was clothed with a vesture dipped in blood: and his name is called The Word of God. 』 --【Revelation 19:13 King James Bible】

『他穿著一件浸過血的袍子;他的名是「神之語」』 --【啟示錄 19:13】

神被一具壟罩著血的形式所包覆。所以,神是有意識的靈魂,有一具代表生命形式的外衣。祂的名是神所說的話語。

那麼神曾說過甚麼話語?最經典的是創世紀之初:

『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 --【創世記 1:3】

『神稱光為晝,稱暗為夜。....』 --【創世記 1:5】

神創世界時,是靠他說的話語。他用波創造世界。

不知是巧合還是真的如此,數千年前的學者們,紀錄的宗教語錄,曾經假設(或認定)這宇宙是波所形成,似乎和泰斯拉說用頻率的觀念看宇宙並列在一起震動著。

如果這是有意義的,那麼聖經上有一句名「言」:

『So God created man in his own image, in the image of God created he him; male and female created he them.』  --【Genesis 1:27 King James Bible】

『神就以他自己的形象造人。神的形象被創造出來,是他;男女被創造出來,是他,也是他們。』  --【創世記 1:27】


我們都聽過這句話。所以如過假設是對的,人就繼承了神的形象:「人被一具壟罩著血的形式所包覆著」也就是說,人是有意識的靈魂和一具包覆著他並帶著血液的身軀。

人與神是類似的形象,就有類似神的能力和力量。所以,人可以創造自己的世界,他的世界必然是用他的「語」所造。他用話語創造自己的光明世界和黑暗世界,也就是他的白天與黑夜。在眾人前,他努立表現也以為自己是光明的,他感知著自己的世界,卻常常不明白為何發生自己不喜歡的;當他獨處面對內在時,他也常常會進出黑夜的陰暗,他卻不知道自己是沉睡著。他是自由的,但他就要住在自己所創造的世界裡,無法逃離,只能面對,並繼續創造。

直到他覺醒自己的起源與力量,並學會善用他繼承的力量,也許他會開始問自己是誰,繼承的力量是哪來的?他創造的世界、他的人生和他穿得袍子對他是甚麼意義?在能量的訓練下,透過療癒的練習,我們似乎朦朦朧朧的快要看到一些輪廓。

2015年9月2日 星期三

網路雙心靜坐+身體自我療癒

這是放在YouTube上的雙心靜坐法錄音檔。

第一段 前10分鐘,是體操
第二段 從10:00分開始~43:00結束,包括靜坐本身以及後半段的身體器官療癒程序。
第三段 從43:00到結束是靜坐後的運動。

2015年8月29日 星期六

蔡國瑞大師對自己的描述











在上課中,會聽到老師們描述般尼克療癒法與阿羅漢瑜珈的創始人蔡國瑞大師和他的一些事蹟,也會看到他以前留下來的許多教學現場的錄影。漸漸可以揣摩到他的個人風格和個性。

我們也可以透過他對自己的描述,了解他對自己的觀點和期許。可以更深的了解一個人的內在力量。

MCKS
『有些讀者或學生也許會依據他們先入為主的「靈性老師」概念,而替MCKS創造一個非其原貌的形象。所有的這一切都不是MCKS。

MCKS只是一個善良的人,並正試著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 更好的靈魂。正如你們每個人一樣,MCKS也在進化的路上,也必須不斷練習耐心、體諒以及容忍。MCKS也會受到傷害,也會經驗痛苦,而且必須提醒自己要練習寬恕。

MCKS也具有和你們相同的人性。從質的方面看,這是真實正確的。從量的方面看,是有某些程度上的差異。』

-- 摘自【阿羅漢瑜珈的起源】和【神的存在是自證的】

回想到MCO曾問蔡國瑞大師為何已經是位大師了,還不停的買書閱讀?
蔡國瑞大師回答:『不,不,不!老師只不過是個永恆學習中的學生而已。』 

恰巧看到尤迦南達的一句話,很恰當的描述這類似的觀點:

『神並不期待你成為一個完美的典型,祂所期待的是你不懈的嘗試。請記住,神並不怎麼關心你是成功了還是失敗,即使你達不到自己的標準。祂想看到你不休止的嘗試。永遠記得:「聖者是一個從未自棄的罪人。」』  
-- 尤迦南達

2015年8月25日 星期二

雙心靜坐法 -- 天主教畫作

這是天主教常見的畫作。跟其他宗教的畫作類似,畫裡常常顯露所謂「公開的秘密」。如果作畫的人,懂得靈性內在的意義,那麼他的畫作裡每個細節都有他的意思。

像這幅畫,看來像是天父、耶穌基督(神子),以及白鴿(聖靈)都到了,和這將要帶上冠的皇后(聖母)一起來祝福我們。

但是這幅畫不只是畫的好看而已,它還有更深層的意思和目的。這皇冠,代表授階儀式,也就是啟蒙式或授予進入靈性力量與智慧的權利。聖母為何還需要授階儀式?這只是個表徵,並非指聖母本人。她代表陰性,也就是物質或人(不管是男是女)的肉身是來自大地之母,而她將陰性的代表下玄月踩在腳下,隱喻她已經控制了陰的力量,也就是能掌控物質的力量。在佛教來說,就是能不執著於物、情緒、負面的思維。

原因是因為她雙手合十在胸前也就是心輪的位置。所以是她自己,已經先做完她該做的功課,她已經準備好了,於是天父與神子共同加冕她這頂冠冕,象徵她的冠輪被啟動,而冠輪上聖靈就能降臨。但是,這畫作有點問題。通常這白鴿應該是頭朝下才對,才是降臨,這樣畫,看起來好像是要飛走。大概作畫的只是聽從別人的吩咐,但他並不懂其含義和細節。

雙心靜坐法
所以提到這幅畫,是因為,它象徵般尼克療癒的雙心靜坐法。雙心靜坐法是恢復遠古修行的重要靜坐法。它藏在很多文化的圖騰和畫作裡,只是我們常常視而不見。

雙心靜坐法,採用快速的方法,啟動心輪,所以間接的啟動冠輪,讓聖性的能量(聖靈)降臨到我們的冠輪上,進入身體,淨化我們全身,修復肉體、排除負面情緒、和負面意念等等,讓我們身心靈在一次的短短靜坐中達到淨化與能量補充。

畫中的秘密
有時候我們會感到難以置信的巧合,為何天主教的畫作和藏教唐卡或印度教畫作雕刻是那麼的類似,有些神祇的頭常常都是偏到右邊去?這就留待有興趣的人去研究了。當然,這不是為了擺個比較自然的姿勢。是有原因的。

2015年8月15日 星期六

靈性與財富豐盛



『願今天、每一天,善好形式的豐盛能量穩定的流向你! 』 
                                                                                         --- 朵靈

豐盛的能量是哪裡來的?從表面看,是從大地之母來的。每一個古民族,都稱大地為母。因為它象徵孕育,萬物生長自大地。所有的生命似乎看來都是從大地拿到礦物(營養)和水,似乎一團混合,不知為何就恰好綜合的成一個生命的現象。但是,大地的東西,並非所有的東西隨便混都有生命。那麼生命是從哪裡來的?是甚麼決定生命與否?

通常古代的村民們,依據大地是母也就是陰,陰的力量是聚集成型,那麼就應該有另一個相對的力量,很自然的就指著天是陽性是父。因為,古人會觀察,也會想像,看到天上的雲氣聚會,打雷撒下雨水滋潤大地,萬物生長,自然他們想像雷雨就像是男性釋放的精子,大地受孕而生萬物。這是猜得有些離譜,如果他們猜對了,下雨天不就是遭到精子灑滿身?

但是,就抽象的層面來看這個說法也是對的。因為在靈性上,天與地,是有陽與陰的關係。但是,生命的能量不是雷雨,是來自聖性的中心,祂的縮小層級顯化在太陽系,也就是太陽神。是太陽神的光與愛,滋潤大地的所有循環生命現象。

為何講豐盛能量會扯到天父與地母?許多象徵性的東西,事實上是真理的本質,但太過於隱晦,必須用象徵來比喻,也是一種描述。

目的是為了指出這句話的重點,「善好形式」的豐盛能量。必須是善好的形式。並非豐盛能量只有一種,豐盛能量是有善好與惡質之分,也有半好半壞等等不同的灰度。因為,太陽神白天出現,也會循環到陰暗的內在世界,而我們的生命力量也跟著他循環著。在太陽滋潤的時候,大地反映出善好的豐盛能量,黑暗的時刻,大地也有惡質的豐盛能量在輪轉著。

很多人求財富,只知道要財富,不分好壞到處求,會求到那一種豐盛能量?如果一個人的心性是光明的,也承襲聖性的愛,他的力量滋潤了善好的豐盛能量到來。他也許不明白,但他確實在這個時候是小小的太陽神。這是個美妙的宇宙,也造就個美妙的生命。



2015年8月5日 星期三

靈性進化之路 -- 智性與慈愛的平衡



人的聖性本質
人承襲神的本質,有三大能力。其中的「智性能力」與「情緒能力」,是互相獨立的。「智性能力」是一個人的聰明程度。「情緒能力」是一個人好壞情緒能力的大小程度。兩者的發展互相獨立,又互相有關。情緒的能力影響智性開發的圓滿程度,智性能力開發又影響一個人解讀情緒的能力。所以,聰明和快樂是獨立的兩個力量。但是,為何海明威說心存快樂的聰明人很少。

開發「智性能力」所遭遇的瓶頸,是一個人的「觀察細微」能力超越了「觀察整體」的能力。這讓一個人看不到全貌,只專注在細微之處,難已找到整體的原因,情緒上自然受到不明的影響,偏向負面的機會比較多。我們為何會過度發展「觀察細微」的智能?

當代教育方式與生活能力
近代的教育,隨著科學的發展,智性發展成為教育的主流,在科學(分科之學)主導下,走向細分研究的時代。結果是科學與分科醫學有了長足的進步。科學不論是物理學或工程學,都走向微觀領域找答案。

但是這個專注細微的能力不會只是在科學研究的領域,這能力也會進入我們的生活中。例如,因人的學習過於專科化,職業上局限於某個細分的工作。造成,人才運用上的僵硬性,除非一個人願意自己學習突破細分陷阱,他只能成為經濟體系裡的小小螺絲釘。

從企業的角度,一個企業大機器,能付多少報酬給一個螺絲釘?這要看這個企業的產品價值有多少來分配。薪水能不能漲到自己滿意的程度?不是自己的意願能決定,是自已的學習和進步的彈性所決定。除非自己能跳出這個時代的「細分、微觀」的命運之外,具有宏觀的智慧。聰明不代表有理解能力,缺乏理解能力,人容易處在黑暗不明中,焦慮和憤怒的心情是比較可能的結果。

教育方式影響人的情緒能力
人們分科教育後,形成差異性低,工作與生活的競爭程度提高。在能量上觀察,為了生存,人的太陽輪被迫啟動的很大,以便有競爭的力量。與人交往都將自己放在中心點來觀察外境,缺乏推己及人的能力。太專注自己的感受和利益,讓自己情緒生活很辛苦。

人雖然變得聰明,也變得是專注細微的聰明,習慣於挑細微的問題,見縫就插,影響自己的情緒和意念。不容易綜合的理解整體的問題。這個專注細微的能力,用到觀察自己所生活的社會,容易只看見不好的地方,卻看不到別人所做出的貢獻,聰明用的地方反而變的很侷限性,情緒負面居多。

發展智能的陷阱
智能發展時,如果沒有同時學習關懷他人的能力,人容易變得殘酷冷漠,習慣於用數據來看事情,因為教育上一直強調用數據證明,不認為感覺有證據力。如果在社會的問題上,也用數字管理,忽略人們的心裡感覺,會造成社會問題。例如,數字上是有明顯的變化,但人們的感覺可能沒有改變;有時候,數字上並沒有改變,但人們的感覺改變;更有時候,數字的變化與人的感覺反向而行。弄得很矛盾。所以,我們常說,處理事情容易,處理人難,處理心情更難。

這並非說,心裡感覺才是絕對的標準,數字是會出錯。而是說,心裡感覺不對時,數字再好也於事無補。所以具有智性的人,如果缺乏感情能力,就變得冷酷,容易忽視人的問題,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激起他人的負面情緒。一但有負面的情緒,就會讓一個人的智性能力下滑,失去理性。結果是,原本可以解決溝通的,變成不能解決,不能溝通。情緒的延伸結果,是獸性本能的甦醒,失去理性的人會變得很殘酷。所以,人類在文明的生活環境裡,是有可能瞬間毀滅化為蠻荒之地的可能,這在歷史上重複再重複的發生。

我們的周圍常常看到簡單的利益爭執,到後來演變成情緒性的報復,最後都忘了是為何開始的,只知道要教訓對方。這說明智性的發展是無法完全解決人類的原始獸性本能的問題。

生產聰明人的教育方式需要平衡力
教育的目的不應該只是為了訓練一批所謂的聰明人。現代的教育很像是在訓練一群科技與經濟甚至文化藝術的戰士。只知道打戰的人,只會想到要消滅對方,忘了自己是在共生的社會裡,毀壞別人的生存也等於是毀壞自己的生存環境。在毀壞的環境下,人的快樂是稀少的。

例如,為了自己的生活寬裕,執意壓迫物價下跌,讓提供物資與服務的人活不下去,最後自己也因為消滅資源供應者,在物資缺乏下,在互相奪取物資,讓物價上漲,而真的活不下去。

教育需要回歸練習「愛、感恩與關懷」,練習懂得為他人犧牲一些來達成共同的利益,奉獻一點時間給會讓社會進步的事情上。「犧牲」並非「失去」,它具有珍貴的社會價值。多數人有這種彈性,在社會面臨危機時才有機會得到共識,為共同的生存努力,而不是個顧個的,或為自己的生存去消滅別人。聰明人比須也是個有關懷心的人,才能確保享有快樂與祥和的可能。

能量上的解釋
無論是哪一個奧義學的門派,都有類似象徵性的圖騰,警示人們,人的本質是甚麼。基督教的十字架是源自於更古代的生命之樹的圖騰。所以教宗和東方正教神父所執的權杖上不是十字,而是三橫一束。這三橫和一直線的手仗,是生命之樹的符號,十字架是它的簡化代表。人的本質有兩個力量,嚴厲與慈愛,中間的仗子是代表人的中道力量,代表平衡的走在中道,可以在智性的力量與愛的力量間得到平衡,也就是智慧。而東方則是太極圖,以陰陽力量的循環與平衡來代表。

這平衡的力量來自人的聖性三大能力的第三個:專注目標的能力。就像我們人有兩條腿,要走路,如果沒有方向,就會失去平衡,跌倒。一個社會如果不能專注於共同生活的目標上,是無法在智性與情緒間取得制衡的中點,也就不可能會為共同的利益去犧牲自己的某些利益。

常聽到「在天,如同在地」,宇宙的法則,在人身上也是同樣的運作著。只是我們以為自己有完全的自由,隨意又無知的濫用自由,造成人類文明的多次覆滅。人是有自由的,但有智慧的人類才能懂得自由的可貴在哪裡。

在太陽系大循環下,我們正在邁出這大循環的黑暗時代,這是我們學習關懷與感恩的機會,遠離黑暗時代的陰影。這是人類存續能救贖自己的唯一方法。也是重獲祥和與快樂的機會。

身為父母的人,為了一個小孩將來是否會成功,能生活快樂些,客觀些,建議從小帶領他們做一些幫助他人的事情,教育他們觀察別人的需要。這是他們能在眾人間出頭成功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