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大自然的人,他走在靠近神的路上。
~ Edgar Cayce
凱西所言,隱喻兩個層面:
- 物質時空世界
- 能量世界
在時空物質世界裡,我們體驗著冷暖、上下、高低、長短、四方、四季、色彩、區域、味道... 因為我們的身體有與之對應的神經感知能力,因而我們每個人依據自己的感知程度有自己的解讀。
如果這世界沒有一片葉子相同,沒有兩個冬季相同,也沒有每顆石頭相同,為何我們人類卻很執著在自己的感知狀態?而對外界的事實做界定:那些是對的?合乎標準的?那些卻是錯的?不合適?
這是因為有了個「我」的存在感,和保持存在的必要感,而自動衍生的現象。
於是在自我中心與安全感下,人類偏向於大量生產東西,並且試圖規範:相同大小、相同味道、相同時間長度等等的各種「標準」。從「我」生存下去的慾望為中心,界定周圍的人、事、物必須是符合自己的標準。不合標準的,便是不合理、不正常、需要排斥。因而在物質界我們會產生隔閡,對立,區別,劃分等等的自我保護方式。
在能量的空間裡,也有相應的現象。人如果缺乏多層次和多面向的接受的能力,代表他的心輪發展不足,對外來的感知比較粗糙,缺乏感知他人情緒和狀態的能力。因此,常常感到有陌生不解或不喜歡的人事物。容易對外來的感知做簡單的區隔,內在世界趨於單薄不豐富。如果一個人有多層次和多面向能力,他會對陌生或非他熟悉的東西傾向於欣賞,感知、並試圖去理解、同情,並容納。這個多層次和多面向的接受能力的程度來自於情緒能力和智能的平衡發展,也就是我們俗稱的EQ與IQ能力。
在我們面對的世界中,有些人喜歡標準化,懷疑一切非標準的東西。有的人傾向於喜歡特殊、獨一無二、人性渲染的事物。這是EQ與IQ發展是否平衡的寫照。寬容不是接納或接受,寬容是能夠理解、同情,所以自己內在空間不會產生自我衝突,並保持祥和與喜悅的一種調和能力。
我們生活在多樣性同時存在的世界,它是神的產物。神是能寬容包容一切的可能,所以神一直在進化成長,同時保持大自然的協調運轉。我們是否走在比較靠近神的能力上?還是在背棄的道路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