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的父母們對小孩子卻難得說愛字,而小孩要甚麼,他們總犧牲自己的需求,能給小孩都給。他們心中的感受是以小孩的快樂為優先,看不得小孩受苦,這愛是以他人的感受為優先,父母心種老想著小孩需要甚麼?
有時候,有人問我們,愛地球嗎?我們會回答:『當然愛了』,在某種情懷上,也是一樣,我們感到自己所吃所用都需要大地生長來供應所需,我們內在的感受是一種基於自己需求與生存依賴的反射。那真的是愛嗎?我們很難花幾秒去想地球需要甚麼?
我們對愛的理解,在某些層面是非常物質化的,需要藉肉體上的接觸,需要佔據東西來感到愛,另一方面,又以抽象的方式來解讀愛,將愛掛在口上,像是在自我一再提醒,卻又跟現實面相距遙遠。我們並沒有感到所愛的對象也有需要,即使有時感受到也沒有行動,因為行動本身必須要犧牲自己的時間、金錢、物質去滿足別人。
就好像我們會跟他人說,剛去山上看風景,真美,非常愛那個地方。因為那風景提供了服務,我們享受到了,所以愛。是否風景不好時,我們就不愛了?因為我們的內在的預期或渴望,沒有得到滿足。如同小時候,媽媽沒有給自己滿意的答案,就會耍賴脫口說:『不愛你了』。愛成了條件,有時成了威脅。這個態度一直延續到交男女朋友,一直到結婚生活。
使徒約翰說過:『我們相愛,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約翰一書3章18節)
父母確實是擺在面前的最直接功課,他們逐漸老去,脾氣變得固執、無理取鬧、失去行動力、失去言語能力、失去日常生活能力、失去視覺、失去記憶、失去健康、失去關懷我們的能力。剩下的是我們有多少的忍耐、仁心、關懷能力?是否能不動怒、不高傲、不粗魯、不計他們的錯事、不忌妒他們對哪個好哪個不好?
聖經哥林多前書十三章的內容是值得我們,深刻的去反覆思維,什麼是愛?或許答案就會慢慢浮現在自己的心裡,逐漸的充滿我們的雙手、雙腳,讓愛從自我的小小不安感裡出走,去到外面,去到他人的心中,感受他們的不安,並用行動去表達愛,實現愛。
這也是我們面對自己的困難關卡,而內在榮耀並不需要靠追尋,它就在關卡的另一頭。
愛是忍耐,是仁慈。
不忌妒、不粗魯,不傲慢。
不羞辱他人,不自私。
不易動怒,不記他人過。
不去取悅惡者,欣喜依靠真理。
永遠護佑、永遠信守、永遠抱持希望、永遠堅持不懈。
~ 哥林多前書 13:4-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