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寶法王噶瑪巴《智慧選擇》
做決定,是人們時時刻刻的工作,也是習慣。也因曾經的選擇,現在感受著欣喜、滿足、懊悔、痛苦。只是,很多決定與結果間的關係我們已經難以連繫在一起。
做正確的抉擇是我們希望的,其條件是對人事物有清晰正確的觀察與了解,也就是有「正見」;另一個說法是要有「正確了解」的能力。是甚麼阻礙我們失去正確了解的能力?主要有三個原因:
- 當時氣場是骯髒的,尤其是氣場內充滿負面的情緒和意念時。那麼是甚麼來源產生這些負面的能量?它多數是自己產生的,也可能是別人投射的。
- 曾經欺騙過他人,或欺騙自己。這會造成「智能」受到扭曲。
- 有多少覺察能力。覺察力的基礎是心輪。缺乏心輪或「愛」的能力就缺乏同理心的能力,他觀察人事物的「全象」能力就受限。因此,覺察是有層次,層次高低影響觀察的廣度與時間跨度,也就影響判斷與選擇的結果。
「智慧(wisdom)」不等於「智能(IQ)」
智慧一詞是我們日常用的詞語,通常的意思是表示某人的表達或決定是比較周延或聰慧。而這個詞通常用來表達英文 wisdom 一字,而英文又用wisdom 來表達梵文Prajñā (印度佛教經典)。Prajñā 是說覺悟者對人事物的認知準確、通澈、清明、無遮程度。根據大寶法王解釋,Prajñā 是「有正見能力」,和一般使用的智慧或wisdom有些不同。在蔡國瑞的書中,這個能力是以準確的認知和正確的表達(Accurate perception and correct expression)來代表,並將愛與智慧放在一起,意指準確的認知要有相當足夠的覺察力。
不同語言的意思上有些差異,這是翻譯的天生問題,無法避免。然而了解意思是比較重要。
缺乏正見或正確的觀念(right viewpoint),就沒有正確的覺察力。覺察力是一種「全向觀照能力」的程度,它無法靠頭腦分析得到,它也不是純粹的一種直覺。而是對人事物,有綜合客觀清晰的認知能力,能做出正確的解讀與判斷,並能清晰正確的表達所認知的內容。它是一種「全象」認知的能力,有時候我們稱之為「直知(direct knowing)」;它也讓我們能簡要的表達正確的內涵。這個能力是來自於一個人氣場的品質細緻與潔淨程度,也和他的能量身體功能性完整和平衡程度有關。這是修行的一個自然結果,也可以說是一種修行的呈現。
智慧是一種覺察力的品質狀態的呈現,也與覺察力量大小有關。所以它有程度性,不是有或沒有的問題,是有多少。比較有智慧,就比較不容易造負面的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