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克 費尼的故事是廣泛流傳於各種媒體的老故事。在現實世界的層面,它揭示一個人看淡名利,並不需要離群鎖居,用不食人間煙火的作法來表明態度。對身無所有的人,看淡很容易說。但對一個口袋裡有億萬財產的人,而仍然不被自己所引誘,的確是超人的自我制約與管理能力。
查克 費尼對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命態度必然有他自己非常清晰的理解。
同時,
查克 費尼也給我們上了一課:看淡名利,並不代表不喜歡錢財,也不用去附和『金錢是萬惡之源。』的說法。他用自己的經營的事業和善行義舉來表達:金錢也可以是一種『萬善之源』的說法!
查克 費尼的故事
查克 費尼是全球免稅集團DFS(機場免稅店)創始人。迄今為止,他已經捐出40億美元,他的人生目標是在死前將全部的八十億資產捐完。記者問他一個大家心中共有的疑問:『
查克 費尼在億萬資產面前是如何做到如此淡然的?』
面對大家的疑惑,
查克 費尼微笑著給大家講了個故事,他說:
一隻狐狸看到葡萄園裡結滿了果實,想進園中美餐一頓,可是它太胖了,鑽不進柵欄 。於是它幾天幾夜不飲不食,使身體消瘦下去,終於鑽了進去!飽餐一頓後,心滿意足。可是當它要離開時,又鑽不出去 。無可奈和,它只好故伎重演,幾天幾夜不飲不食 。結果,當它出來的時候,肚子還是跟進去時一樣 。
講完這個故事,
查克 費尼說:
『 上帝那裡沒有銀行,每個人都是赤裸裸地誕生,最後又孑然而去,沒有人能帶走自己一生苦苦經營的財富與盛名 ! 』
媒體追問
查克 費尼,為何非要捐得一乾二淨?
他的回答很簡單:
『 裹屍布上沒有口袋 』
查克 費尼已76歲,和妻子居住在美國舊金山的一浴一臥室的出租屋裡 。他從來沒有穿過名牌衣服,眼鏡破舊不堪,佩戴的手錶是地攤上買的塑膠手錶 。他不愛美食,最喜歡的是價格低廉的烤奶酪西紅柿三明治 。他沒有自己的小汽車(當然會有公司的車),外出通常都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他用的公文包曾是個布袋 。他捐給康奈爾大學5.88億美元,捐給加州大學1.25億美元,捐給斯坦福大學了6000萬美元 。他捐10億美元,改建愛爾蘭7所大學和北愛爾蘭兩所大學 等等!
至尊奧義書(Sri Isopanisad)
至尊奧義書被稱為
韋達經(Vedas)的冠上寶珠。它包含十八首梵咒(Mantras),內容說明超靈、高靈與轉世靈的關係,或在某個層面可以解讀為神與人之間的關係。以及身為轉世靈(有稱為個體靈或個性)的終極目的。
這十八首梵咒由
聖恩 A.C. Bhaktivedanta Swami Prabhupada 解讀並以英文內容出版。這些隱世五千年以上的梵咒才得以讓非梵語的世界和大眾得以窺見遠古時代就紀錄的靈性珠寶或智慧之聲,以誠心與信心衷心感謝。
在十八首中的第一首梵咒這麼說道:
宇宙裡,有生命現象和無生命現象的所有一切都屬於主的,並由主所控管。因此,一個人應只接受他所需要的,也是主為他所準備的額份(quota)。一個人不應該接受其他任何明知是屬於他人的事物。
這首梵咒的內涵相當深遠,但就
查克 費尼的故事來說,在現實世界的領域,這首梵咒的意義就很清晰明瞭,這裡舉幾個相關的重點。
- 一切都是能量,所以一切都屬於宇宙本體。一個人的意識可以有任何主張,但面臨死亡的時刻,宇宙本體的量尺就不會鬆弛一絲一毫。人帶不走任何物質與名譽。
- 一個人要進到現實世界,就如狐狸般只能帶著必要的東西進到這世界,那便是自己的轉世靈。轉世靈可以自由的在人間佔有一切,等到要離去時,也是需要去掉所有不屬於他的部分,所以狐狸只能在餓好幾天,才能再鑽出圍籬。所差別的是,當牠在葡萄園中,他的獲有裡存有精華,這精華讓他成長,所以他不能帶走任何的多餘執著,只能帶走他的靈性成長。
- 一個成熟的靈,他已經累世知道這個真理,所以他能在歷練中成功並犧牲自己不必要的額份,只用自己所需的部分(不是自己所想要的)。這裡也點出那個籓籬是甚麼,正是人們死亡的旅程,裡面有如基督教所言的天堂和地獄,或如佛教所言的六道。懂得捨、放下、分享的人,可以在進入這籓籬之前就淨身如儀。正如主(圖片)的象徵形貌:自水中站起,手捻潔淨的蓮花;擁有智性與強健身軀的槌棒;也悟知業力如同海螺的回音,與其放任失序,不如掌握並運用;也非常明瞭這宇宙與靈魂是循環不已的永恆的光;他身懷寶物,展現光明。成長與成熟不靠累積,而是靠懂得分享。
- 正如主的象徵形貌,查克 費尼並未脫離現實。主仍然站在水中,水代表慾望現實,這代表他有全然的控制力來運用慾望的力量,而不是被慾望的力量所牽引而迷失。所以,查克 費尼能在金錢慾望充斥的商業環境中,建立他的企業王國,運用慾望獲得財富,但又能不被欲望和財富所淹沒而迷失。一個成熟的大師(Master)所展現不外如此。
查克 費尼的故事可以說是這首梵咒很好的現世例子,每個人都可以看的見,不是遠古的傳說,不知真假。
願我們都能受到宇宙主的祝福,得到啟發、鼓勵、熱忱、意志力,能掌控自己的習性,改善自己的習性,一步步的改進得到靈性的成長與成熟度。